汽車配件
低迷的大漲讀醫藥板塊終于迎來反彈! 8月8日,醫藥已過醫藥股全線反彈,股迎構最剛剛上市第四天的集體小分子CDMO(定制研發生產機構)服務商——金凱生科大漲24%,、反彈反腐風暴尾盤20%漲停,看機、新解、大漲讀、醫藥已過等10%漲停。股迎構最 近期,集體號稱史上最強醫藥反腐風暴來襲,反彈反腐風暴醫藥股迎來集體大跌,看機申萬醫藥生物指數自7月31日至8月7日僅6個交易日大跌超5%,新解板塊內27只個股跌超15%。大漲讀對于反腐的影響,有機構解讀認為,醫療需求具有很強的剛需屬性,不管是藥品、耗材、設備、診療等需求,不會因為反腐而消失。即使短期會因為反腐力度產生波動,一般也會迅速恢復。歷史經驗來看,反腐并不會長期影響行業需求。 展望后市,機構對醫藥行業的基本面保有信心,看好長期發展。不過,相關經理也表示,目前醫藥處于相對低位,但具體低位調整的周期有多長,難以確定。投資者需結合自己的資金情況,做個簡單規劃來把握加倉的節奏,避免“把子彈一次性打光”。 大漲24% 8月8日, 剛剛上市第四天的金凱生科迎來大漲,全天成交達9.84億,截至收盤,漲幅為24.04%,報收79.20元/股,總市值68.14億元。 資料顯示,金凱生科是一家小分子CDMO服務商,于8月3日正式登陸創業板。金凱生科主要為全球原研藥廠的新藥研發項目提供小分子藥物中間體以及少量原料藥的定制研發生產服務,協助其解決研發過程中化合物合成的工藝開發、工藝優化、工藝放大和規?;a等難題,有效提高原研藥廠新藥研發效率,降低其新藥研發生產成本。 目前公司的核心產品應用于腫瘤、心腦血管、糖尿病、肌萎縮側索硬化(漸凍癥)、阿爾茨海默癥、艾滋病、新型冠狀病毒等多個疾病治療領域,與包括拜耳、、諾華、阿斯利康、、默克、GSK、、武田等國際大型醫藥及生物制藥集團,Concert Pharmaceutical、Biogen、Principia等特色治療領域的創新藥企業建立了業務合作關系。同時,公司也為巴斯夫等跨國化工集團提供從產品試驗到商業化應用所需農藥中間體的配套研發和生產服務。 2020年至2022年,金凱生科營收從4.64億元增長至7.17億元,扣非后從5667.08萬元增長至1.5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分別高達24.22%和64.50%。 醫藥板塊集體反彈 8月8日,醫藥股迎來反彈,、方向領漲,科源制藥、國科恒泰尾盤20%漲停,精華制藥、雙成藥業、華森制藥、龍津藥業等10%漲停。 近日,隨著7月28日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視頻會議的召開,一場針對醫藥行業全領域、全鏈條、全覆蓋的反腐風暴拉開序幕。由于此次集中整治明確指向醫藥領域生產、供應、銷售、使用、報銷等重點環節和“關鍵少數”,醫藥企業因此成為反腐的“風暴眼”。 受此影響,近日A股醫藥板塊集體受挫,申萬醫藥生物指數在7月31日大跌1.63%,此后二級市場上持續發酵,前一日8月7日更是大跌2.84%,這期間6個交易日大跌超5%,、、等個股跌超20%,板塊內27只個股大跌超15%。 8月8日,醫藥商業、中藥方向反彈幅度較大,有分析人士認為是這兩個板塊受反腐的影響相對較小,在前幾日的集體大跌中能夠較快逆轉。 開源認為,醫藥板塊長邏輯沒有發生變化,結合反腐的長短期影響,建議關注零售藥店、反腐關聯不大的板塊(如CXO、民營醫院、體檢、血制品)、院外占比高的板塊(如中藥OTC)、充分集采過的板塊(如仿制藥)、創新藥品及器械。 關于醫藥反腐風暴對整個醫藥板塊的影響,指數與量化部副總監、醫藥基金經理過蓓蓓認為,醫藥反腐并非近期才有,在醫藥企業內部已開展多輪,多數龍頭上市藥械企業已形成了相對符合要求的銷售管理系統。短期來看,本輪反腐將打擊、清退部分運營不合規的企業,但對合規較嚴格的龍頭藥企和械企來說影響有限;長期來看,醫藥反腐有望進一步扭轉醫藥醫療行業重銷售、輕學術的現狀,減少不合理競爭,促使真正具有創新性的產品脫穎而出,利好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 融通健康產業基金經理萬民遠認為,醫療是剛需屬性,歷史經驗看反腐并不會長期影響行業需求。市場可能容易將醫療反腐與此前限制“三公消費”影響進行類比,但它們有本質區別。醫療需求具有很強的剛需屬性,不管是藥品、耗材、設備、診療等需求,不會因為反腐而消失。即使短期會因為反腐力度產生波動,一般也會迅速恢復。例如2012年醫療反腐是過去力度最大的一次,當年醫藥板塊只有1個季度受到短暫影響,之后迅速恢復正常并回補需求。 長期需求增長邏輯不變 展望后市,機構對醫藥行業的基本面保有信心,看好長期發展。 認為,醫藥板塊近期的擾動更多源于政策端以及消息面,板塊基本面仍然向好。從已發布的部分上市公司二季度來看,醫藥行業呈現出創新高增長、剛需基本盤逐步恢復、海外保持韌性等特征。目前行業處于基本面向上,長期發展路徑清晰,但短期有擾動的局面。 隨著我國逐步進入老齡化階段,醫藥行業長期需求增長的邏輯不變。國內藥企逐步具備全球競爭力,創新研發也日益受到國內藥企重視。同時,疫后院內市場快速復蘇,其對行業的影響在二季度以后逐步出清,由此帶動院內診斷及治療需求相關的處方藥、耗材、診斷試劑、等,實現反彈式快速增長。 過蓓蓓認為,醫藥板塊在2023年有貝塔的機會,上半年我們看到的中藥一枝獨秀,其他細分領域承壓,也是今年獨特的市場環境造就的,并不是因為其他的細分領域本身有很大問題,而是存量競爭下醫藥內部的選擇分化。這種情況下,反而是一個勝率相對較高的布局時期。 值得關注的方向包括:生物藥,當前生物創新藥的點位已經回調至2020年初水平,有足夠多的估值安全邊際。同時,隨著藥品價格談判壓力緩解,創新環境改善,生物藥的反彈機會不容忽視。中藥,中藥板塊在上半年景氣度較高,業績較過去五年出現顯著改善。下半年,中藥行情仍然有機會,中醫藥發展政策仍在持續呵護,中藥創新藥審評審批繼續加快,加之持續受益國改深化帶來的中報業績確定性,其背后支撐上漲的邏輯有望繼續反應。 萬民遠表示,醫藥自2021年5月見頂以來回調已超過2年,醫藥細分板塊基本都處于歷史偏底部位置,醫藥行業PE估值處于近5年低位?;久娑丝?,今年行業有望充分出清新冠受益的基數問題,因此,看幾年醫藥行業EPS和PE雙擊的機會。 過蓓蓓還表示,投資醫藥板塊要注意把握補倉的節奏。目前醫藥處于相對低位,但具體低位調整的周期有多長,難以確定?!霸郊釉降背掷m多次之后,容易打擊信心??梢越Y合自己的資金情況,做個簡單規劃來把握加倉的節奏,避免“把子彈一次性打光”,同時能鎖定相對較低的入場成本。 (文章來源:中國)